基诺山读一本浓缩时代开发的大书蜂蜜等土特产

2022-07-04 11:39:46   来源:中新网  阅读量:14956   
  导读:学者们对第56民族进行了40年的跟踪研究。 在基诺山读一本浓缩时代开发的大书。 从云南省社科院调任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至今已有三年多每年春天,郑晓云都会如期收到彩云以南山区的茶叶,蜂蜜等土...

学者们对第56民族进行了40年的跟踪研究。

在基诺山读一本浓缩时代开发的大书。

从云南省社科院调任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至今已有三年多每年春天,郑晓云都会如期收到彩云以南山区的茶叶,蜂蜜等土特产

快递来自一个早已融入他生活的地方——云南省景洪市基诺乡雅诺寨,这里是中国第56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寄信人是雅诺寨老村主任布鲁周的孙女,基诺茶农切维

魏汉族的名字叫紫春兰,是给的。

郑晓云记得,当他在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走进布鲁周的家时,切维还没有出生,他的家人住在半山腰的茅草屋顶房子里如今,通过种茶,制茶,卖茶,切维一家年收入已达二三十万元,建起了两栋小楼,两辆车

说起基诺族朋友的脱贫致富之路,郑晓云不禁想起40年前坐在诺亚村火塘边,听基诺族老人唱古歌,讲历史故事的那些夜晚。

拥有一所大房子/我们的兄弟姐妹/就像深山老林中一棵大绿树上的长藤。

长藤细/但你拉我/我拉你。

都不会被风雨吹落/被河水冲走/能活几代…

在接下来的40年里,郑晓云的眼睛从未离开过基诺族,也没有停止过走访基诺族村庄进行调查这位学者在挖掘和拯救这一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见证了基诺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用他的话说,他在基诺山读了一本关于浓缩时代发展的大书

《岩石后面的寨子》

基诺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被誉为云南六大茶山之首,盛产普洱茶1982年12月,时任云南大学历史系大四学生的郑晓云,来到基诺族聚居的基诺山实习1979年国务院承认了傩族,它是中国56个民族中最后一个被承认的少数民族在这次毕业实习中,郑晓云沿着密林掩映的土路,第一次走进了基诺山上神秘的诺亚村

基诺族没有书面语言,他们的历史和文学是由他们的族人流传下来的在基诺族语言中,雅诺寨的意思是岩石后面的寨子它位于基诺山海拔最高的地区,背靠基诺族圣山杰卓山一侧的险峰,是一座巨大的悬崖基诺族散居在原始森林中,以种植水稻,茶叶等农作物为生狩猎和采集是他们重要的生计补充

在亚诺寨,眼前的一切深深震撼了郑晓云:除了礼堂是砖房,村里其他所有的房子都是木结构和茅草屋顶,许多家庭唯一可见的家居用品是铁锅,水壶和猎枪。

看到很多村民家里只有两床破旧的被子,几个饭碗,一口锅,这个在昆明长大的年轻人觉得特别难过当时基诺山的主要农作物是旱稻,人民生活贫困

郑晓云当年在这里完成的毕业论文题目是《长屋雅诺斋的宗法》在村子里的第一个晚上,郑晓云在村民朋友的带领下,看了最后一个大房间

长住是中国南方一些民族的一种家庭同居模式,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存在过它在人类家庭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备受学术界关注

住房规模最大的地区在雅诺斋墙多为竹笆,木板,屋顶铺茅草排长房里的火塘正在熊熊燃烧,几户人家正在用石头和铁架搭起的炉子上做饭烧水基诺族过去住在又大又长的房子里,从头到尾有二三十个火塘,最多的时候有120多人这些居民都是同一个祖先的后代

在20多天的实习中,郑晓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领略了神秘的基诺族文化但山区的极度贫困也让他心中充满了疑惑:基诺族的现代化是什么这里什么时候会现代化

学者的实验室

从云南大学毕业后,郑晓云进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少数民族特别是基诺族的调查研究经过训练,1983年10月,他再次收拾行囊,踏上了基诺山的考察之路

在走访一些偏远的村舍调研时,条件艰苦,郑晓云晚上经常睡在火塘边他拿玉米当枕头有一次,他半夜醒来原来装玉米的麻袋破了,扔向他有时候累了一天躺下来,就听到老鼠在房子的房梁上蹦来蹦去,一夜都睡不着

有一次在一个村子里,村主任心疼这个20出头的小伙子,特意找了一床新被子给一对新人盖郑晓云。

一个同事从城里来,原本打算在村里住一段时间,但第二天早上,他头也不回地走了一位老师上山看望郑晓云时,也很惊讶:你能呆这么久

郑晓云只是认为他待的时间还不够长他觉得就像理科生需要实验室一样,人文学者也需要长期在一个基地里做研究,基诺山就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

这次在山区,郑晓云呆了半年,调研工作主要是采访诺亚村是他长期居住的村庄之一他在布鲁周家的阳台上支起一张小桌子,和基诺族人围坐在一起,倾听诺亚村的历史和文化

在当时的工作条件下,拍照和录音都是昂贵的记录方式由于经费有限,每次调查只能配备5部影片每次郑晓云按下快门,他都很珍惜在巴卡寨,他用一个非常简易的录音设备——饭盒录音机,录下了基诺山著名女歌手阿皮都的歌声

此后,这位学者对基诺族村落展开了回访40年来,他走访了基诺山的40多个村庄,有些寨子还去过很多次每年在基诺山的日子,长则几个月,短则几天郑晓云与四代基诺山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基诺山读一本大书

基诺族的饮食习惯和规律与汉族有很大不同因为食品卫生问题,胃病在基诺族中很常见每次郑晓云进山,他都带一大包药,有些是治胃痛的,有些是退烧的一个接一个,每当他背着书包走进村子,当地的孩子都知道有糖果饼干吃,大人们也来拿需要的药品

周的女婿是照顾他最多的人当年基诺山没有禁猎令,子车总想把我的生活安排得更好,所以我每隔三天就要去山里打猎郑晓云仍然为此感到遗憾

1984年,子车要求郑晓云给他的女儿取名经过反复思考,他最终选择了春兰这个名字,意思是春天的兰花在山谷中盛开作为一名汉族学者,郑晓云走近基诺族后,觉得他们就像是开在树梢上的鲜艳花朵,在茫茫林海中显得格外艳丽

在与基诺族的长期交往中,郑晓云越来越觉得自己应该对少数民族文化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比如基诺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对自然有敬畏之心各民族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不应该人为地划分为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

在基诺族的狩猎文化中,有很强的平均观念猎人无论抓到一头野猪还是一只鸟,都会平分这也是他们生活中的原则基诺族人坚信,只要大家一起生活,互相照顾,互相支持,就能抵御一切灾难

当基诺族人对他推心置腹,向他展示他们的风俗习惯,甚至他们的爱时,郑晓云觉得他在基诺山读了一本大书。

搬迁时,学校是村里第一个恢复的。

基诺山是西双版纳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曾经,除了一条国防公路穿越山区,其他入口只有狭窄的小路,人们只能步行进山现在坐车要一两个小时过去,我们必须步行两三天郑晓云回忆说,他过去常常背着包,在森林里度过大部分时间

上世纪80年代初,基诺山区开始种植砂仁,一度出了不少万元户随后,当地政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政府和科研院所的支持下,发展了以砂仁,茶叶,橡胶种植为主的林下经济

农民自我管理的技能大大提高,一些人开始动脑筋发展商品生产比如,沙木拉家在村北的山坡上租了几十亩地,种植桂圆,荔枝等热带水果,很多人把自家的农产品,山货拿到市场上去卖,这就开始了基诺族走向市场经济的第一步

1984年6月,郑晓云见证了基诺族历史上的第一次交易会为了发展商品经济,基诺乡政府鼓励村民在市场上交易商品

在调查过程中,郑晓云发现基诺族对接受现代教育非常积极在走访曼三小寨搬迁时,他看到村里的第一个临时住所就是学校村民们在空地上支起一些竹凳,挂上学校搬迁时一直带着的黑板,让学生们坐下来学习

村主任说,娃娃们只有学习,才能接触到外面的社会,改变目前艰难的生活状态这让正在临时营地调查的郑晓云非常感动

他还注意到,一批批基诺族青年上大学,参加工作,成为家乡经济建设的专家,这一切都得益于当地对教育的重视比如,紫春兰从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回到基诺山,采摘,加工,销售普洱茶

如何传承和保护基诺族文化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社会经济转型中,许多传统文化正在悄然消失。

在基诺山,伴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90年代以来,以刀耕火种为代表的传统农耕文化退出了历史舞台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包产到户彻底瓦解了雅诺斋家庭的经济基础,使长屋这种合住模式一去不复返

在郑晓云看来,如何传承和保护基诺族文化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除了保存音乐,舞蹈和手工艺等文化形式之外,还需要继承习俗和价值观

1988年,少数民族Temak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郑晓云曾7次和基诺族村民一起过节在《中国节日编年史·特茂克》一书的写作过程中,他多次带领课题组深入山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郑晓云始终认为,学者应该扎根于科学研究领域,在地球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在基诺山考察期间养成的野外习惯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他总想去现场看一看

这本书真实记录了80年代基诺族生活的自然环境,村落风貌,农业生产,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很多照片定格了这个民族发展过程中已经消失的现象或场景

照片连接着过去和现在打开一张黑白照片,一个皮肤黝黑,眼睛明亮的女孩,现在已经当奶奶了,一个被妈妈抱在怀里的婴儿,现在是雅诺斋有名的茶商春兰

2019年,基诺族宣布全家脱贫如今,绝大多数基诺族人告别了茅草房,住进了砖混结构的新房村庄已经修了路,通了电,许多家庭有了汽车和现代通讯设备

在郑晓云看来,基诺族未来的发展仍然需要经营绿色经济和绿色家园,重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对于人口较少的民族来说,基诺族树立了一种通过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力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发展的模式

4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郑晓云却见证了一个民族村的巨变——1983年,他第一次走过森林,走进村子,他所追求的课题是少数民族现代化,今天基诺族人丰富的生活,是为这个时代写下的最好注脚,也是基诺族人勤劳智慧最生动的诠释。

2022年07月04日06版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备案号:闽ICP备18016234号-1    jy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本站,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Copyright @ 2012- 房产信息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