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城市“内涝病”如何破解“城市看海”难题2018-07-16 14:31:00 来源:网络 阅读量:9100
导读:《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倩薇、李书简进入汛期以来,持续的极端天气让我国多个城市开启“看海”模式。城市为何会出现内涝?又该如何破解?《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为城市内涝“号脉问诊”。随着几场特大强...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倩薇、李书简 进入汛期以来,持续的极端天气让我国多个城市开启“看海”模式。城市为何会出现内涝?又该如何破解?《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多位专家,为城市内涝“号脉问诊”。 随着几场特大强降雨席卷我国部分地区,持续的极端天气让多个城市出现内涝灾害。7月2日、7月10日,四川成都连续遭受暴雨,城区多处积水,市民出行困难。7月4日,江苏南京也开启“看海”模式,强降雨致使城区内多处严重积水,造成部分路段交通瘫痪。而在此前的6月初,广东广州受台风“艾云尼”影响,市内11区40余片区出现城市内涝灾害,其中内涝积水引起市民触电致死的伤害性事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近年来,内涝像一块挥之不去的阴云笼罩在城市上空,考验着城市的“里子”——地下管网系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号脉极端天气下城市“排涝难”,寻找完善城市排洪系统之策。 7月6日,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部分道路积水严重,市民乘坐铲车通过积水路段。《瞭望》新闻周刊何江华摄 地上三大因素造成排涝难 7月2日,四川省遭受今年入汛后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7月10日,强降雨再度来袭,四川5年来首次发布地灾红色预警,涉及德阳、绵阳等10县区,部分河流出现超保证洪水。 2日的强降雨致使成都城区多处下穿隧道积水,地铁1号线广福站严重积水,高新南区天府三街、五街积水过深,最高峰时深度“超过汽车轮胎”,街道上多处雨水井盖被冲开。 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从地上因素来分析,受访专家认为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现在城市新建地区低洼地增多,停车场、地铁、下穿隧道等地下空间利用率比较高。天府新区虽有排水系统,但大范围、高密度的地下空间利用会促使排水系统形成‘盲点’,从而暴发形成内涝。”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建民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新城一些管网设施、应急措施建设未跟上城建节奏,也会造成短时间积水无法排出。 二是,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极端天气增加、极端降水事件频发是目前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电子科技大学城市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菁告诉本刊记者,近年来“短历时超标准暴雨”时有发生,并呈逐年增加趋势。资料显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此类强降水在我国出现概率占样本的10%~15%,而2000年以后,出现概率则超过20%。尤其在特大型城市,在“热岛效应”“雨岛效应”的催化下,城市小范围、高强度的局部暴雨时有发生,容易造成内涝灾害。“这一现象在最近这十几年特别明显。”杨菁说。 三是,城市建设广、城镇化进程快是近年来内涝灾害频发的又一重要致因。杨菁说,由于我国城镇化面积迅速增加,大量的城镇设施建设导致硬地面积增大,不仅阻碍了雨水下渗过程,还使地表径流系数短时间内增大。同时,在汇流过程中,大部分地表径流通过排水管网汇集到河道,导致河道洪峰流量增大,使位于河流下游的城市排涝压力陡增。 地下排涝设施“梗阻” 除了“地上”因素,一些“地下”问题也在增加着城市抗涝难度。在一些建成时间较长的大型城市,地下管网系统建设标准较低,排水能力参差不齐,很难形成一个高效、完整的排水系统。根据住建部最新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国大陆当前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为,一般地区1至3年,重要地区3至5年,特别重要地区10年。相比美国2至15年、日本3至10年的标准,我国排水管网系统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此外,排涝泵站、水闸等相关设施老化,管网和排水系统的衔接复杂,管网淤塞、运营维护不足等问题都是造成排水不畅的“元凶”。 地下管网是人工排涝设施,河道河涌则是天然的排涝系统。采访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发现,目前许多城市河道两岸存在私搭乱建现象,河道淤积严重,致使河流排涝能力低下。四川大学给排水工程教研室主任王庆国表示,我国城市的排水口选择大多遵循“就近原则”,排入就近河湖。在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下,河流水位在极端天气也会迅速上涨,致使水位差缩小,积水难以排出,甚至形成倒灌。以7月2日成都暴雨为例,内涝严重的天府三街、五街区域正是因为雨水排水口通向的栏杆堰河水溢满,以至于雨水无法排走、倒灌回街道形成内涝。 软硬兼施破解“城市看海”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相比其他自然灾害,内涝常常“来得快去得也快”,具有周期短的特点,使得大部分城市的应对机制以局部“修修补补”“被动应对”为主,这造成城市安全存在较大隐患。而在整个排涝系统的“软件”部分,目前国内普遍存在政府财力、人力投入不足的问题。 “摸清家底,补充完整基础资料数据,是我们诊断城市‘内涝病’的重要依据。”张建民说。由于监管力度不足,政府对于老城区、老旧小区的地下管网数据掌握不完备;加之相关数据分散在城建、城市规划、水利等多个部门,很难形成有效统一的数据库。专家建议,对基础数据进行摸清排查、集中统一,不仅能有效地优化地下管网规划设计,还能让应急排涝手段“有的放矢”,从而“升级”极端天气下城市设施的应对能力。 政府职能统一、相关法规条例的设立也将对内涝治理起着决定性作用。杨菁告诉本刊记者,“排涝是一套完备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多个部门协同工作,但目前因部门职责分割、归属不同,排涝责任的划分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她建议,在管理上,我国可学习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形成针对雨水利用、排涝工作的统一法律法规,同时推进各部门之间形成协同工作机制。 受访专家建议,可在内涝灾害中引入“风险”概念。通过保险等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 相对于“软件”的修补,城市排涝“硬件”的修建同样重要。本刊记者了解到,效仿东京、伦敦等城市的地下水道设施,目前成都正规划建设“地下深邃”工程,并列入《成都城建2025规划》。计划将在地深30米处修建直径为10米、长度约78.8公里的隧道,设施建成后将有力地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同时起到污水治理的作用。 “当极端天气来临、地下管网排水能力达到极限时,系统就可以打开相应阀门把一部分水导到地下深邃里,这个临时地下‘水库’将起到调蓄和保障的作用。”王庆国介绍。 而在初期降雨、雨量较小时,“地下深邃”可以收集雨水冲刷的污染物转输至雨水处理厂进行净化,从而保护水环境。广州、武汉目前已规划建设污水深邃线路,增强城市抗涝能力。 此外,专家建议可学习国外先进城市修建超大蓄水池的经验,按国情在内涝易发生地区修建小容量、分布式的蓄水池,完善城市排洪系统。 “除了这些地上排水系统和地下渠道的‘灰色设施’,‘绿色设施’对于防洪抗涝也必要。”张建民说,绿色设施指的是“海绵城市”中的绿色植被、绿色屋顶等相关措施,虽然“海绵城市”对于内涝的调控相对温和,但针对极端暴雨,绿化屋顶、下凹式绿地、储水广场等措施仍可以滞留部分雨水,减小洪峰压力,从而实现城市像海绵一样,吸收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在干旱缺水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参与采写记者:康锦谦#8194;黎正)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上一篇:供热管道“医生”冒酷暑“冬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产品
经典回顾
|
||